食用農產品抽檢高風險指標
背景:
近期,市場監(jiān)管總局組織抽檢水果制品、蜂產品、豆制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和食用農產品6類食品534批次樣品。經檢驗發(fā)現不合格樣品17批次,其中11批次為食用農產品,即食用農產品不合格占總不合格65%。
疑問:
☆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率為何這么高?
☆ 不合格產品將面臨什么樣的處罰?
☆ 作為農產品生產銷售者,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指標?
☆ 食用農產品不合格率為何這么高?
1)食用農產品無需準入許可
食用農產品和其他普通食品不同,《食品安全法》中規(guī)定:“銷售食用農產品,不需要取得許可”,即沒有類似食品生產許可要求的檢測項目指標。
2) 通常用大標準和公告管控,產品標準缺乏
另一個與其他普通食品不同的是,食用農產品的限值管控通常通過《GB 2763-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農業(yè)部235公告這樣的通用標準和公告,缺乏針對具體類別的產品標準,容易造成檢測失去靶向性。
3) 食用農產品類別多、基數大、規(guī)模參差不齊
我國是農業(yè)大國,農產品產地多、類別豐富且基數大,但規(guī)模參差不齊,市場監(jiān)管難度大。
由于食用農產品沒有準入許可,所有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保證基本依賴后端抽檢,包括批發(fā)市場日常抽檢和市場監(jiān)管總局的監(jiān)督抽檢等。
☆ 不合格產品將面臨什么樣的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條
第三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產品,不得銷售:
(一)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獸藥或者其他化學物質的;
(二)農藥、獸藥等化學物質殘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
(三)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
(四)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等材料不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的技術規(guī)范的;
(五)其他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
不合格產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第五十條處罰
第五十條 農產品生產企業(yè)、農民專業(yè)合作經濟組織銷售的農產品有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一項至第三項或者第五項所列情形之一的,責令停止銷售,追回已經銷售的農產品,對違法銷售的農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或者予以監(jiān)督銷毀;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農產品銷售企業(yè)銷售的農產品有前款所列情形的,依照前款規(guī)定處理、處罰。
農產品批發(fā)市場中銷售的農產品有第一款所列情形的,對違法銷售的農產品依照第一款規(guī)定處理,對農產品銷售者依照第一款規(guī)定處罰。
☆ 作為農產品生產銷售者,我們應該注意哪些指標?
通過對總局及各地方局發(fā)布的不合格農產品指標的匯總,總結各食用農產品易不合格的高風險項目如下:
& 農藥殘留: 毒死蜱、腐霉利、甲拌磷、克百威、氧樂果、啶蟲脒、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 獸藥殘留: 恩諾沙星、環(huán)丙沙星、氯霉素、呋喃唑酮代謝物、呋喃西林代謝物、氟苯尼考、孔雀石綠、鹽酸克倫特羅、磺胺類等
& 重金屬:鎘、鉛等
& 食品添加劑:二氧化硫、胭脂紅及其鋁色淀、亞硫酸鹽、苯甲酸等
Sichuan Safety Testing Center Co.,LTD. 四川省中安檢測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蜀ICP備15017687號

服務領域